食肉牛龙初被错误地认为来自于白垩纪中期,大约与丘布特龙相同时期。食肉牛龙的化石错误地被认为发现于Gorro Frigio组,属于阿尔比阶,约1亿年前到9000万年。自从这份研究公布后,该地层的年代被认为不是很**,有可能更为年轻。
现在已知来自于白垩纪晚期的坎帕阶末期到马斯特里赫特阶早期。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的白垩纪晚期恐龙,除了食肉牛龙以外,另有泰坦巨龙类的南极龙、普尔塔龙、泰坦巨龙、内乌肯龙、沉重龙、柏利连尼龙、洛卡龙、风神龙、博纳巨龙、拉布拉达龙、与萨尔塔龙,禽龙类的小头龙、加斯帕里尼龙,鸭嘴龙类的南方小贵族龙,可能属于角龙类的南角龙,异特龙类的齿河盗龙,阿贝力龙科的酋尔龙与奥卡龙。
在2002年,Martinez Lamanna等人公布一份正确的地层年代,他们提出食肉牛龙的化石来自于La colonia组,年代为白垩纪晚期到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,地层年代约7200-6900万年前。以此计算,食肉牛龙与它们在印度与马达加斯加的近亲,都是生存在白垩纪末期。
前已发现许多兽脚类恐龙的头部具有骨质冠饰,有些是纵向的冠饰,例如合踝龙、双脊龙与冰脊龙,有些则是鼻部的角状物或隆起,例如原角鼻龙与角鼻龙,食肉牛龙的两个角不位于鼻部,而是位于额头上。有理论认为食肉牛龙的头部可承受大型的力道,例如高速追捕猎物时的冲击。另一种解释则是,食肉牛龙的角可能适合用在水平方向的碰撞,而这些碰撞来自于因争夺领域、求偶、或领导权而发生的物种内打斗行为。
有研究指出食肉牛龙的行动速度非常快,可以用食肉恐龙中的猎豹来形容,是人们已知的速度快的食肉龙,速度可达每秒17米(约每小时60公里)。股骨则能承受29G帕斯卡的压强。食肉牛龙的头骨坚固,颈部肌肉强壮,多节的荐椎可承受冲击,使它们适合追捕体型巨大的猎物,如同异特龙。颌部的关节允许嘴部张得更开。虽然颌部肌肉小,牙齿小且呈锯齿状,但连接至头骨的颈部肌肉强壮,弥补咬合时的力量。在侏罗纪晚期的北美洲,生存着许多蜥脚类恐龙,而大型肉食性恐龙的口鼻部缩短、枕骨上部增强;在白垩纪时期的南美洲,也生存着许多蜥脚类恐龙,使食肉牛龙发生类似的趋同演化。